
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在肯尼亚东部沿海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上,有一群拥有中国血统的法茂人。
▲帕泰岛位置示意
【根据葡萄牙语的发音,“法茂”一词意为“从大海中死里逃生的德国梅森人”。一直以来,这群法茂人被认做是郑和船队遇难船员与当地土著黑人通婚后的后裔。法茂人的肤色不像黑人那样全黑,带着黄色,面部轮廓和中国人略有相像之处】
【在拉穆群岛,法茂人是中国人后裔事情可谓人尽皆知。而根据法茂人的口口相传,500多年前,有一只中国船队在帕泰岛附近海域触礁沉没,船上的船员无法返回中国,只好流落荒岛,并与当地土著通婚,便世代生活居住在这里】
【关于法茂人的最早记载,来源于《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他曾与1999年到肯尼亚,做一期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报道,意外的在帕泰岛意发现了这群法茂人。此后国内,也相继有记者到帕泰岛考察,甚至还邀请一位法茂女生到中国参观求学】
【但是这个岛上并不是全是法茂人,法茂人只居住在帕泰岛上的西尤村,总数在40左右。根据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部的巴迪·亚信博士考证:1458年时,九艘中国船队到肯尼亚沿海进行贸易,因遇风暴,导致船队分散,其中的两艘漂流到帕泰岛上加村附近触礁沉没。幸存的中国水手上岸后,要求当地酋长允许定居,在无法回到中国后,与当地女子通婚。这群水手后来逐渐移居到上加村背面5公里外的西尤村,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的法茂人】
【1458年,比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的时间(1433年)晚了25年,那么如此一来,法茂人虽有可能是中国人后裔,却跟郑和无关。】
【2010年,由中国商务部无偿援助300万,对肯尼亚沿海陆地遗址及海域沉船,进行中肯联合考古。联合考古队对帕泰岛海域的中国沉船和瓷器碎片进行了考古发掘】
纪录片:帕泰岛中国沉船中肯联合考古纪实
【中肯联合考古队在一处伊斯兰墓葬遗址中,发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景德镇官窑所Sevres造青花瓷,而根据中国古代的礼制,官窑的瓷器只能供皇家使用,所以,这枚官窑所造青花瓷残片极有可能是郑和船队的外交赠礼】
▲临湾而建的西尤村
此外,帕泰岛所在的拉穆群岛的乡村医生的行医方式,居然同中医并无二致,使用草药熬制精油和汤药,甚至用犀牛角做成了拔火罐,治疗风湿病患者。甚至还制作出同中国万金油气味无大差别的驱蚊膏,同时,法茂人的墓葬朝向东北,墓葬上贴有中国瓷器碎片,与典型的穆斯林墓葬风格有显著区别。不过,目前,帕泰岛上的大多数法茂人都已经到大城市蒙巴萨讨生活,这段600年的历史之谜估计还要一直尘封下去。
------ THE END 正文结尾 ------往期文章: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