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名瓷德国梅森正文

从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来还原被曲解的郑和下西洋活动①


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从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来还原被曲解的郑和下西洋活动①

说起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市井,城镇民生百态风貌的长卷画作,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脱口而出清明上河图。

确实清明上河图是这一类古画之中最为出名者,知道的人最多,作画时间也是这个规模的长卷里最早的一批。

但是,在明代,也有足可媲美清明上河图的多人物市井长卷画。

这幅仇英所画的南都繁会景物图,正是我今天要说的话题的切入点。

此图横长3.5米,纵高44公分。乃是一副全面描绘明代全盛时期,永宣盛世时的应天府南京城的古画。

此画气势磅礴,描绘了许多街市,店铺,行人,民生百态,各行各业。生动地还原了明初盛世时的天朝气象。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中,作者张择端实际上是在以隐喻向宋徽宗警告北宋的繁华之下危机四伏,民间秩序制度面临混乱。警醒帝王,要注意国势倾頽,江山动荡。

而仇英的南都繁会景物图更多是在追忆大明帝国在洪永熙宣(即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位皇帝)时代的富饶强盛。

(南京城十分繁荣的郊区市集,无数男女出行,百业兴隆。清代康熙南巡到达南京城时,为南京的宏伟繁荣所震撼,故夸耀朱元璋道:明太祖,治隆唐宋)

(那时的东南沿海,许多平民小商贩承销郑和船队带回来的各类物品,多以致富,除郑和外还有与郑和齐名的通西域的陈诚。故而有西北两口皮货批发,东西两洋货物俱全之称!)

关于明初盛世,永宣盛世,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名声,不如唐代开元盛世出名,甚至也不如清代康乾盛世出名。

但永宣盛世,是个货真价实的盛世,其繁荣辉煌的程度并不逊色于开元等盛世。

而他的奠基者,永乐大帝明成祖,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受到的唾骂甚于对他的歌颂,他的功绩因此大大被后人所低估。

今天,我们主要讲他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即郑和下西洋的经济收益问题。我要告诉大家,广为流传的郑和下西洋活动是以宣扬国威为主,间或以寻找建文帝为辅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无稽之谈,是错误的。

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是补贴大明帝国的皇室财政,和军费支出。所采取的办法主要是用特大型武装船队垄断国家对外海贸,回到内地之后,由南直隶一带的大小商贩牙行们承销。

永乐帝的西洋舰队,配备了近三万名陆战队员,逾两千匹战马,上千门洪武永乐铁炮,上万杆鸟铳和抬枪。这样一支全副武装的舰队和雄厚的军备配置,并非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为了做和平使者和“厚往薄来”款待亚太至印度洋诸小国而准备的。

事实上,郑和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对外扩张的高峰期。朱棣登基之后,除了继续朱元璋时期的鼓励生产,发展农业,斯民小康的思路之外,更有一副远超其父的宏伟战略蓝图。

其中包括,派总兵周兴,太监亦失哈等,到东北远至外兴安岭等地,修建衙门,都司府,敕封各少数民族官职,建立卫所,在松花江建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松花江造船厂。并在那里成立了东北内河巡航舰队,由太监亦失哈多次武装巡航。

这位太监也在东北各地,远至外兴安岭广大地区留下了许多轶事典故。他统御着各个女真部族,对他们敕封奖赏,也收取他们对北京的贡赋。

往西北,则建立了关西七卫,抵达哈密卫等新疆东部地区,加大力度建设以西宁卫为中心的青海河湟流域控制体系。使得汉民族有史以来,第一次完全站稳了在青海河湟的脚跟。

往西南,则设立了三宣六慰,极盛时期中南半岛除泰国和越南南部的占城以外,皆不许称国(拥有越南北部和老挝一部的安南被明军攻破占领,并吞并为交趾布政使司辖区)。

并且这些地方都对中央负有相当的义务,比如进贡战马,提供特产,药材,工匠(越南木匠,工匠就有七千多人被带到中国内地服役,其中包括一名前王室成员。)

甚至,明王朝在中南半岛各国强制征收的金银课税等,直到今日仍是这些国家形容大明暴虐入侵的证据之一。

此外,永乐帝还在继承其父对藏地政策的情况下,加大了对青藏高原的管控,派遣大规模使团五次进入西藏各地,册封了世俗的五大法王,同时扶持宗喀巴的教派作为宗教精神领袖。

虽然那时的明朝已经在各个边区和自己的内地寺马苑获得了许多战马,不再像朱元璋时代那样依赖藏民的河曲马。但永乐帝仍然继续维持大规模的茶马贸易,每年调遣大批军民到康区向各个藏民封建主征收战马,兑换茶盐。

更大力接待宗喀巴的弟子们到访南京。

当然,最重要的是打压当时已经几乎有一统藏地势头的最强大的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帕木竹巴政权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已经彻底压制当时的噶玛噶举派和萨迦派。经过多年血战,帕木竹巴政权将萨迦派彻底驱逐出拉萨地区,并且夺取了他们的圣殿,萨迦大殿。

随着朱元璋定鼎天下,开始高度插手高原事务,帕木竹巴政权不得不放缓了一统藏地的脚步。

可难过的日子还在后头,到了朱棣登基,他甚至要求帕木竹巴政权放弃自己经过浴血奋战拿下的拉萨萨迦大殿,并将其交还给萨迦派。

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当然不愿意,可是这时,他们发现自己已经上了套。早在朱棣登基初期,就以扩大茶马贸易为名,派川陕民夫和帕木竹巴的藏地民夫对向修通了三条通往后藏的驿道。

此时眼看帕竹不愿意就范,永乐大帝立刻在候显使团原有护卫之外,加派五百精兵,同时命松潘卫驻军战备,随时可以发兵拉萨。

千余精锐明军以使团身份抵达拉萨进行谈判,最终在噶玛噶举派,萨迦派等派系的支持下,迫使帕木竹巴政权放弃了拉萨萨迦大殿。

从此以萨迦派和噶玛噶举派前后夹着帕木竹巴,实施分制统治。

这就是隐藏在朝贡贸易体系下的影响力和地缘干预能力。(是不是很像今天美帝干的事情?中国自汉唐元明以来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宗藩之主,一直以来就是用这个朝贡体系进行长臂管辖和干涉)

WEDGWOOD 中国怀柔以示远人,恩威并济,但古代王朝和今天世界各国政府一样,其实还是非常非常重视自己的利益。在这些对待藩属国,附属封建主,内藩外藩的朝贡贸易上,既有获取超额经济收益的时候,也有利用一些成本付出来获得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的时候,而这些贸易和朝贡册封,更是可以成为一种经济战武器,制裁武器,来维持中国在东亚中亚地区的宗主国霸权。

在中国的东亚朝贡体系中,郑和下西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是收益巨大的一环,是建立中国在亚太地区,印度洋地区宗主和贸易垄断权的主动出击。

因此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和平外交船队。而是一个巨大的,规模空前的,武装商业殖民船队。他们会用在国内贬值剧烈的大明宝钞强行购买各国的香料,药材,马匹和金银珠宝。

当然也会用瓷器,茶叶丝绸这传统贸易三宝来兑换这些东西。

同时,与贸易主导权共生的朝贡册封体系,实际上地位最多与商业利益,财英国瓷器品牌排行榜政收入等现实需要平行,而非凌驾于其上的关系。

而这样的贸易主导权和政治特权,甚至并不是以完全的和平手段来实现的,其实是带有武力胁迫性质的。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原貌,是如何被扭曲为“撒币”活动,亏本远航和为了寻找建文帝这种无厘头的说法呢?

要完全理解郑和下西洋的起因,动机和筹备过程,我们就不能不从洪武末年开始说起。

只有知道了下西洋活动的主要发起者,明太宗文皇帝朱棣,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何得以登基称帝。我们才能获取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普罗大众对历史的真相存在怎样的误解和印象流的标签呢?

只有一一揭露这些广为流传的错误印象,我们才能触摸到那六百年前的神武飞扬!才得以知道一个千百年来雄霸东亚的民族的抱负和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天朝气象。

当永乐帝站在北京新建的城墙之上,放眼万里江山如画,他充满豪情的留下千古名句: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芕纳薄币,更无兄弟敌国之礼。

那时意气风发的永乐大帝,已经建立了一个被后来的康熙乾隆等人誉为远迈汉唐的辽阔帝国和史无前例的朝贡体系范围。

然而他必然无法想到,在他身死之后,明仁宗朱高炽立刻在鸽派文官系统的支持下,召西域使臣回国,罢郑和西洋采宝之船,停松花江造舟之役,不务远略。

之后终明一代,虽然有成弘(成化弘治),隆万(隆庆万历)两次中兴,却始终无法再回到汉朝那样总率万国,皆为臣妾的雄盛气象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经略西洋,设立旧港宣慰司,垄断贸易,赚取巨额利润的郑和下西洋的真实面目也渐渐被一个巨大的势力所扭曲。

这个势力成为了明朝皇权背后的一个庞大阴影,更成为整个汉民族尚武精神头上的阴云,成为武勋军人心中的梦魇。

要理解这个阴影从何而来,如何开始,下一期,我们将从洪武末年开始说起。

------ THE END 正文结尾 ------

往期文章:

发点11-12月份图片

皇室授权的瓷器品牌有哪些?

永远让人惊艳、惊讶的英国皇家瓷器AYNSLEY (安兹丽)

浅谈德国梅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收藏(入门篇)

欧洲第一瓷---德国梅森Meissen瓷器的前世今生

Meissen's Gold X form系列 茶杯,茶托 & 甜点盘

梅森(Meissen)瓷厂简史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